首页
关于中债
党的建设
评级认证
中债研究
中债服务
估值定价
信息披露
其他

行业评论首页 >> 信用研究 >> 行业研究 >> 行业评论

BT业务对建筑企业信用品质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中债资信发布日期:2015-02-26阅读量:135

  BT是指政府通过合同约定将拟建设的工程项目授予社会投资者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政府在建设期满后的约定期限内按照成本加合理回报的原则向投资者协议收购。本报告分析了我国BT发展历程、运营模式、适用法律、权属特征、会计处理方式等,并选取中债资信已评级的有BT业务的27家建筑企业作为样本,通过数量方法分析BT投资对其信用品质的影响,并探讨BT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BT运营模式上看,BT项目能从三方面给企业带来收益,一是施工业务收入;二是完工审计后的审价差;三是回购期的投资收益。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来说,企业有较强的动力通过BT业务进入到收益较高的市政领域,并以此获得BT所带来的附加收益。从样本企业来看,BT通过投融资带动总承包业务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范围,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也提升了与政府的关系;但另一方面,BT业务也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融资成本上升,面临着政府回购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从回购风险来看,BT的回购款实质是政府性债务的一种体现,随着2014年预算法修订完成,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工作逐步进行,预计未来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BT回购款的回购风险较低。而对没有纳入政府债务的回购款来说,除了考虑业主的信用风险,还需考虑企业签订的担保措施及其对回购款的覆盖程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BT项目款的及时回收能促进项目投资滚动进行,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现金流及偿债能力也将有所改善;而对于项目回款不及时的企业来说,企业需要进一步融资来满足现有BT项目的需要,债务负担将有所加重,资金链压力加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预计未来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者信托计划及其他资产管理计划将BT回购款进行转让以提升公司资产的流动性。短期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充分考量项目的回购风险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融资能力承揽BT项目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继续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业务;长期来看建筑企业将主要通过PPP模式参与收益类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本文内容概览:

  一、BT业务模式基本情况

  二、BT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

  三、BT业务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品质影响分析

  四、BT业务的未来发展


如需全文,请联系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

市场部电话:010-88090123

市场部传真:010-88090162

市场部邮箱:cs@chinarating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