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论首页 >> 信用研究 >> 行业研究 >> 行业评论
中国轮胎制造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链地位较低,信用品质一般
来源:中债资信发布日期:2014-01-16阅读量:44
轮胎需求分为整车配套需求及维修替换需求,近年汽车产量及保有量的增长带动了轮胎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入门普及阶段的继续进行将带动汽车销量及保有量平稳增长,从而驱动轮胎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从竞争来看,我国轮胎市场开放程度较高,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大量小企业集中于斜交胎领域,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在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竞争格局,近年来行业产能投放力度较大。轮胎制造行业上下游分别为天然橡胶等大宗原材料行业、整车制造企业,原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比很高,轮胎行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均较弱。政策方面,针对低端产能较多、竞争格局散乱的现状,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和淘汰落后产能,对轮胎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
中债资信认为,从国际来看,轮胎行业具有周期性,但中国汽车入门普及阶段实现所带来的轮胎市场容量的持续扩张弱化了需求的周期属性,在该阶段内其需求变动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轮胎行业产业地位一般,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其行业产业链地位较低,通常只能被动消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使得轮胎行业内企业经营波动性较为突出,但未来1~3年内天然橡胶价格仍有望保持低位运行将缓解行业中企业的经营压力,行业整体经营风险一般。轮胎企业日常购买原材料等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量,但受产业链地位影响,其很难实现上下游占款,因此行业有息债务负担偏重,同时盈利水平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现金流状况和偿债指标均表现一般,轮胎行业总体财务表现一般。综合看,轮胎行业整体信用品质一般。
从轮胎企业的信用品质分化来看,规模大的企业能够更有效的摊薄各项成本及其他各类运营费用,同时能够更好的消化产品质量要求日益严格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信用品质相对更优;同时随着行业发展,国内外对轮胎行业技术发展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及储备的企业有望在未来获得相对较高的信用品质。此外,由于斜交胎行业进入壁垒更低、竞争更为无序,且产业政策限制其未来增长空间,其整体信用品质弱于子午胎生产企业,而在子午胎市场内部,目前专注全钢的内资企业和专注半钢的外资企业之间并未产生明显的信用分化。
如需全文内容,请与中债资信市场部联系:
电话:010-88090123
传真:010-88090102
邮箱:cs@chinarating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