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债资信发布日期:2012-04-18
2012年4月17日,中国经济网信用频道举办了《从ST海龙看高收益债》在线访谈节目,对ST海龙信用事件的启示以及高收益债推出的相关问题作了探讨。中债资信、鹏元资信、国开证券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公司评级总监钟用参加访谈并发言。钟用总监着重对ST海龙信用事件对债券市场发展的启示、公司信用类市场部际协调机制建立以及高收益债发行过程中评级机构的作用等问题作了阐述。
钟用总监表示,海龙短期融资券的顺利兑付是我国债券市场现阶段下发行人及其股东等相关主体基于自身各方面考虑后的市场选择行为,这也反映了目前的市场状态。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这几年信用债券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市场出现债券违约是必然事件。在市场化过程中,当债券市场出现可能违约的债券时,监管机构如果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动用其他资源偿还即将违约的债券,这种保护反而对市场的发展不利,还是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去走。当企业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偿还债务而面临违约时,相关主体会不会动用别的资源,比如依靠股东支持去偿还债务,则需要相关主体在信用丧失成本和偿还债务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关于信用类市场部际协调机制建立的问题,钟用总监表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促进整个债券市场统一协调发展是有益的。债券市场能够统一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先在一些标准规范上有所统一,如评级业务规范。
对于高收益债发行过程中评级机构的作用,钟用总监表示,高收益债券的发行,甚至是整个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发行条件是否和评级结果相关联是值得探讨的。对于高收益债券来讲,评级机构的作用和在其他债券产品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即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使给出的信用符号和实际信用风险水平相符。这需要评级机构在声誉和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甚至要把把声誉建设或公信力建设放在企业盈利目的之上。评级机构自身要规范评级流程,设立相应的监察部门或合规部门。在市场和评级人员之间要有隔离机制,让参与级别评定的人不受公司经营目标和市场因素的干扰,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